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历史文化

享誉鲁南苏北的牛山孙氏大画家孙晓楼(图文)

时间:2017-05-22 14:05:13  来源:牛山孙氏历史文化研究会  作者:孙启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个出生上世纪民国初年,在匪患、荒灾、战争等恶劣生活环境下,没有进过美术学院深造,没有拜过名家为师,靠着自学走向艺术道路,成为一方绘画书法名家,真可谓是那个时代凤毛麟角的文化名人。Gs5牛山孙氏网

他就是享誉鲁南苏北的牛山氏家族大画家晓楼。
晓楼,1919年9月出生在台儿庄区马兰屯镇道庄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农民家庭,父亲子明是鲁南苏北一带有名的开明绅士和私塾先生,从小受家庭熏陶和影响,加之天资聪颖,禀赋灵敏,上小学时就在班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。
十岁时,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亲戚来家做客,看到他的五言对句“一庭月色白,两院日光红”和一首五言绝句《秋游诗》后赞不绝口,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了“出言不凡、字迹秀丽,将来终非池中之物也”的字句,对激励他学习起到了鼓舞作用。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外,他对课本和其他读物上的插图特别感兴趣,用彩笔时常把插图临摹的惟妙惟肖。他的绘画成绩在班上都在95分以上,由于画技出色,学校的黑板报每次都是他设计画出。一次,他偶然看到峄南有名画家黄绍华的几幅牡丹花,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听说同学家里有一本《古今名人画稿》,他步行二十多里从同学家里借来全部临摹一遍。邻居们知道他的画形象逼真,纷纷央求要他画《钟馗杀鬼》图,他就用白芨和朱砂等颜料临摹了很多张,送给邻居们挂在房门后辟邪。
1934年,晓楼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南正谊中学。学校里有专业的美术老师,他对美术课是如饥似渴,认真听讲,一次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枝菊花,并题上“千载白衣酒,一生青女霜”诗句,他被画与诗的意境又完全迷住了,就买来《芥子画谱》等画谱,在课余时间依样画葫芦地一幅幅地临摹。一次他在学校黑板报上画了一棵松树上站着两只麻雀,画得栩栩如生,让全校师生赞不绝口。在形式上,他还画山水、人物、花鸟虫鱼,工笔与写意同时并进。由于经济条件限制,他只能买些白纸或报纸代替宣纸来画。
1937年七七事变后,他辍学回家,在帮家里干完农活后,整日在家读书、画画、作诗,年节或遇到红白事给邻居们写春联、喜联、楹联,看见什么画什么,以提高自己的画技。
1941年,他参加了115师运河支队从事抗日宣传工作。1945年,台儿庄一带第一次解放,他在马兰屯中心小学教美术课,受父亲参加革命的影响,他在学校的影壁墙上大胆地画了一幅毛主席像,对当时宣传共产党主张产生了积极影响。1946年,他先后到峄县中学、峄滕联合中学任教,一天教导主任发现他画的一幅《岸崖青松图》,觉得他很有艺术修养,把他调到教导处工作,后又调到泗水县的曲阜师范任教。同年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,鲁南学校北撤,途中别人都是背着干粮,他却背着王羲之的草书《十七帖》和珂罗版的《神州国光集》残卷。在行军途中,他看到沂蒙一带壮丽的山水,就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,没有笔墨,他就从房东那里找到几块枣木板,用木刻刀绘制了《曲阜师生摩天岭行军图》、《山村的早晨》等几幅版画,在大众日报上发表,对当时因战略撤退处于革命低潮时期,鼓舞解放区人民群众斗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1948年,他从黄河北撤回来,在临沂新华书店做宣传工作,给大众饭店画了一只大公鸡做广告,博得广大群众的好评。鲁中南行署让他和《大众日报》社的一位美术刘编辑负责办赈灾画展,他用水彩技法进行创作,刘编辑称赞说:你的水彩画都带有油画的味道。1949年,他调到山东省新华书店做宣传工作。1951年上级号召捐款支援抗美援朝,由于当时工资实行供给制没有钱,他就用业余时间给电影院画工农兵形象大油画做广告赚钱,把所得的润笔费全部上缴支援抗美援朝。1952年机关实行低工资制,全家五口人生活费全靠他一个人工资,他仍然把省吃俭用来的钱全部购买《徐悲鸿彩墨画选集》、《齐白石画选集》等名人画集资料学习研究。1953年,他的行书作品《杜甫望岳诗》在济南工人文化宫展出,后又被送到华东区展出。无钱买纸,有时画瘾上来,他就在一面空旷的墙壁上画了一幅《百花齐放》国画。后来,拆除这些房屋时,工人们说:这么好的画,拆除真可惜!都不忍用锤砸墙。一次他偶然看见济南群众艺术馆征集美术作品展览,就自告奋勇地画了送去两幅和平鸽与紫藤花国画,被多名艺术大师看中。从此,山东省和济南市每逢有艺术展览时都邀请他参展。1958年秋,他被调到省出版局工作,省人民出版社知道他会画连环画时,就向他约稿,他就用勾线填色工笔国画的技法绘制了一本《胖鸭和大雁》儿童彩色连环画,在全国出版发行。
1959年,正值十年国庆,济南市文联向他要去九幅作品,正式展出8幅,其中一幅《群英集会》是五个雄鹰聚集在松树上,结果被认为是丑化劳模,被党委负责人叫去谈话,“你画的老鹰是大毒草,以后不能再画了”。直到1979年20年间,再没画过老鹰,1980年改革开放后,他才画了一墨笔《松鹰图》发表在《枣庄日报》上。
上世纪60年代,他经常到外省联系工作,他利用坐车的间隙,顺便速写了数以百计的山水、花鸟,如从北京到杭州的列车上,他速写了《在京杭道上》;在北京、天津等大城市,闲暇之余别人都是游玩,他却一头扎进各地的博物院绘画馆和艺术博物馆,潜心揣摩古代和现代名家作品,在天津艺术博物馆,他临摹了馆藏的《赤松百鹤图》;在南京博物馆,他临摹了馆藏的明代吕纪的《三思图》等。可惜在文革中,他临摹的古画和所藏一些碑帖都被迫自行烧毁了。
1962年,他根据《人民日报》刊登拉丁美洲人们把《毛泽东选集》当作珍贵礼物赠人的消息,画了一个花篮放着用红绸扎着的《毛泽东选集》,书旁还添上两朵正怒放着的玫瑰花,并题有“世界红旗飘”等五言绝句,曰《珍贵礼物图》。文革期间,有人给他写了10多份大字报,说花篮是粪箕,把领袖著作放在粪箕中,用心何在?对他进行批判,想起来真是叫人啼笑皆非。
1976年,他从济南退休回到农村,为充实晚年生活,每日读书、种花。夏秋之际,庭中西洋枸杞结满了宝石般的果实,白头翁、麻雀、灰喜鹊等许多小鸟都飞来啄食,想法设法也吓不走。他就画了一只张开翅膀的老鹰正剥食灰喜鹊的画,糊在硬纸板上挂在枸杞树的枝头,吓得小鸟不敢来了。第二年,又画了一只凶猛的猫正在捕食麻雀的画,放在树枝上,周围都是叽叽叫的鸟,就是不敢来啄食枸杞果。他曾给邻居晋伦画了一只公鸡挂在西屋墙上,居住东屋的晋伦父母说:我们家好几年不养鸡,但整天老是听见西屋有鸡叫。晋伦糊弄父母说,可能是邻居的鸡叫。两位老人说:我们听得清清楚楚是从西屋叫的。晋伦说:这是晓楼画得太逼真了,印在父母头脑里产生的臆想。
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人们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,晓楼也焕发了春天般的创作热情。他每月从生活费省下一些钱来,买笔纸、颜料,为亲戚朋友、老同学和老战友写字作画,有些画传到了河南、甘肃、新疆及台湾、香港、日本和美国等地。省市区举办画展时,都派人前往他处征集。他晚年创作的书画作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,应邀参加了枣庄市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。1981年,省里组织庆祝建党60周年书画展,他创作了《青桃图》,同年在开封、徐州等地连展,展出的《望泰山》行书被河南省《梁园书坛》上刊出。1982年2月,他被吸收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。1984年和1986年,全省第一、二届老干部书画展,他还创作了《梅花》、《水仙香》国画和书法作品《过太湖》等作品参展。1984年庆祝枣庄建市35周年,他创作了《赤松多寿图》和书法行书。同年纪念淮海战役35周年书法展,他还创作了《淮海大战》油画,后由解放军出版社收入专集出版。1987年庆祝枣庄建市38周年,他创作了《黄花图》和书法作品参展,同年他的《雄鹰图》参加了全国十城市政协作品书画展;1989年,枣庄市组织庆祝建国40周年,他创作了《孔雀图》和书法作品《神州处处太阳红》(行书)。1988年,枣庄市文联和艺术家协会,在台儿庄区人大、枣庄工人文化宫等多地,为他举办了个人专题艺术展,展出了80多幅国画和书法作品,受到了广大专业人士的好评。1990年他的书法作品又参加了十城市政协作品书画展。1990年7月,他被吸收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。 1991年,他被选为政协台儿庄区第三届委员。同年“洛玻杯”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在北京举行,他的《雄鸡菊花》被《洛玻艺术世界》收藏,《雄鸡紫藤》也参加了全国十城市政协作品书画进京展。他的作品都是被评为一、二等奖,受到全国各地名家的赞许。
1992年6月,山东画院高级、齐鲁书画研究院同时吸收他为专业画家。同时,山东省政协书画之友社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、山东省书法家协会、山东省美术馆单位为他举办个人书画展,展出作品120多幅。2000年,妙趣横生的《鸡》被编入《世界传世名画书法鉴赏》,并荣获“传世艺术大奖”。《神州春暖》被编入当代大型画集《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》。《山东美术家辞典》,《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》,《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第二卷》,《秋实集》,《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》等辞书均有其传略。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晓楼在创作书画生涯中,注重培养自己的艺术风格,他常说:作书要写出、画出个人的真面目,不能做亦步亦趋、依样画葫芦的“书奴”和“画奴”。他的书法作品一般都是用自己的诗作,很少用古代诗词,个人的诗作有时代精神,即使是题目诗,亦多是即兴诗作,重灵性、轻平仄。所以,人们都喜欢的他的字画,现在枣庄市藏家都以能有他的字画为荣而炫耀。
2002年9月,晓楼病逝于济南,享年84岁。
 
联系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兴华路11号市中地税分局

手机:13863261144Gs5牛山孙氏网


来顶一下
近回首页
返回首页
 

上一篇:牛山孙氏赋  下一篇:孙承瀚“千里救弟”的故事

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,违反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,一切后果自负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 匿名发表   更多评论